睡不著原因之一:
我最近一直想寫某個故事,不,應該說八個故事(皆以手稿進行),每個故事開始前我都會穿插一篇有隱喻意味的童話,總而言之,我已經寫完了七個,但最後一個就是死也無法完成,你們可能不會知道對一個創作者而言,這是一件多麼困擾的事。我困擾到每一秒都望著遠方發呆,不斷構思故事的結局,連課都懶得上了。
應該說,上課時也會把手稿攤在桌上、陷入可怕的冥想之中。
那篇故事跟小王子有關,我到最後因為太困擾了,所以不得不跟C教授討論這個問題(否則我看我這個禮拜都會精神萎靡)。
「你覺得我該讓他有個好結局嗎?」我先是把故事大綱告訴C,之後苦惱的問。「那個角色照理上是會成功的,不過他好不快樂哪。」
「試試魔幻寫實的做法如何?」C建議道。「等他吞下那杯高濃度的酒之後、他的死活就留給讀者們去猜吧。」
「感覺不壞。」我說。
所以為了解魔幻寫實,目前正在看「魔法披巾」。
到了最近幾天,我也差不多決定讓那傢伙好好的死在故事裡了。
睡不著原因之二:
夜晚躺在床上,我狂野的想像力忽而在黑暗的四壁間復活了。
瞬間,夜在我眼中成為充滿妖孽的恐怖存在。
瞬間,我回到赤裸原始、人類對未知充滿驚怖的當下。
過去的回聲在腦中翻攪,不斷衝擊心臟。
夢的餘溫殘留在淚裡,意識一次又一次擺盪在存在與消失之間。
待疼痛褪去之後、靈魂輕輕擱淺在憂鬱的沙岸上。
如此迎接曙光。
睡不著原因之三:
選課還沒開始之前,我就預先覺得自己對不起很多人。
我對不起的第一個人是J教授,當我還是大一學生時、她就很欣賞我的文學分析方法,有時當我在Journal裡聊些狗屁倒譟、甚至咒罵父母的話題時, 她還會耐心地給我一些母性的建議(雖然事實證明我都沒聽進去),然而她對我期望頗高,我卻很不給她面子,升大二之後我選了她任教的莎士比亞、不過一週後卻以「沒空讀」為由退選,從此不再踏入她的教室。
聽說J教授很傷心,還跟現在與我情同母女的C教授小小抱怨了這件事。
所以身為大四學生,我覺得是時候好好面對莎士比亞了,雖然我一直覺得他是個花痴。
我對不起的第二個人就是C教授,C對我一樣期望頗高,還讓我破例選讀研究所的課,不過她的課都很難、導致我不知道怎麼分析那些作品。
說到這個,分析作品對我而言真的越來越困難了。
或許跟藝術史有關係,自從我明白「後現代」是什麼之後,分析作品的熱情就消失了。
「好像怎麼說都對、用什麼角度切入都一樣」是我面對作品時經常出現的感想,而且我偶爾還會被困在歷史語境中探不出頭來。
好比說,最近中古世紀英文教到「第二個牧羊人劇」,劇末尾聲時,三位牧羊人分別送給新生的耶穌三件禮物,分別是櫻桃、球、與飛鳥。
C教授在課堂上問我三件物品的象徵與含意,櫻桃當然是指耶穌之血、耶穌受難(passion) 與施捨,飛鳥則象徵自由、救贖(redemption)與重生(resurrection),這兩件物品都沒有問題,不過當我回答球的時候,教授卻覺得我不夠細心。
「球除了象徵至善至美(perfection)與永生之外還有別的意思?」我不解的問。
「還有宇宙(universe)啊孩子。」教授說。「妳怎麼會沒發現?」
「不對,對中古世紀的人們而言,地圓說根本不存在,」我直接在課堂上反駁她的論點。「所以說,這個思想也不該出現在文學作品裡吧?」
「當時的人們確實不懂,」C教授笑著說。「不過我們懂啊。」
所以說,我不知不覺的劃地自限了嗎?主張「作者已死」的羅蘭‧巴特希望人們閱讀作品時同時也以自己的語調「再創造」,所以重視作者的我、是一個被時代遺忘的人物嗎?我的分析法已經過時了嗎?
不過從作者那邊跳脫出來後又有一種怎麼搞都對、漫無目的感覺。
我仍為此困擾著。
睡不著原因之四:
除了文學之外,還有一個讓我睡不著的原因,就是報帳。
我這學期擔任C教授的助教,除了與她共教夜間部之外、我還必須處理C教授跟學校請到的一筆款子。
那筆款子數目不小,而且要定期報帳給學校,身為算錢白痴的我已經重寫合銷單N次了還是一直被退件,薪水也沒拿到,眼看三天後就要交出甘特圖了,我連表格在哪裡下載都不知道,真想把自己給殺掉啊。
睡不著原因之五:
我還缺交兩個作業。
以上。
- Nov 18 Wed 2009 19:59
失眠原因分析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